对工党的负面印象,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俄国工党对东非的渗透。”
沙皇俄国时代的农民,过的绝对没有苏联时代农民好,但是俄国工党治下的农民生活状态显然也不会十分理想。
虽然苏联的农业问题,一直为人诟病,但事实确是,绝大多数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比沙皇时代提升了不少。
实际上俄国农业领域本来就先天不足,如果沙皇俄国时代,俄国农业就达到美国和东非这种水准,那后面俄国工党也会折腾那么多事了。
但是,如果沙皇俄国时代,俄国农业就发展到美国和东非这种程度,那俄国也不会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俄国工党也就不太可能上台了。
而且前世苏联农民生活质量比沙皇俄国时代高,并不是值得过于称道的事,这是纵向对比,就比如如今东非农民生活质量比上个世纪高,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除非东非社会一直停滞不前不再发展,这显然是极小的概率,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就算封建社会,文明发展也在缓慢进步,毕竟新技术和新事物总在源源不断的出现。
人类历史当然也有开倒车的时候,比如日耳曼人打断古罗马,蒙古人征服欧亚大陆等等特殊时期,但可以肯定大多数时间时代都是在进步的。
随着时间维度的发展,大多数国家本来就应该进步,就算沙皇俄国时代,俄国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苏联作为后来者,如果农民生活还不如沙皇俄国时代,那这个国家基本上也就到头了。
所以,社会发展不应该仅仅关注时间的纵向对比,还有横向对比,苏联农业为什么问题那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照物变成了欧美等国家农业。
农业是苏联的显著短板,而且这个短板在前世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这也就不妨碍恩斯特拿俄国工党治下的俄国农业来大作文章了。
当然,就目前而言,用农业领域发展的问题来抨击俄国,效果应该不会太好,毕竟现在的俄国还不是苏联,在弗拉基米尔新经济政策下的俄国农民,正是对俄国工党歌功颂德的时候。
……
东非政府的精力不可能总是盯着俄国,亦或者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