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低迷的时期,而自从1910年后,东非经济就开始和国际社会接轨,所以受到这种冲击本来就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加上如今产业升级和转型,在未来五到十年时间里,我们应该放平心态,提振经济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断完善国内市场的规则和制度建设。”
1921年,东非钢铁产量已经回落到三千七百万吨水平,虽然依旧是世界第一,但是减产的三百万多万吨缺口,也可以看出如今市场对钢铁需求的低迷。
而事实上,1921年的钢铁产业大减产中,东非政府督促部分钢铁生产企业进行整顿,也是如今东非钢铁产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否则的话,东非钢铁产量提高个一百到两百万吨应该不成问题。
因为,东非毕竟只是初级工业强国,就工业质量上来说,在列强国家之中只能排在中游水准。
东非国内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实际上是逐年上升的,而世界大战带来的大量欧洲订单,使得之前几年,钢铁增长超过了正常时间里钢铁需求量的增速。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要考虑,那就是东非的人口总量高达一亿六千多万,而配合东非初级工业强国的位置,才使得1921年东非钢铁产量达到三千七百万吨水平。
所以,根据人均钢铁产量来看,东非的数据并不算太高,1921年美国的钢铁产量虽然才三千多万吨,但是美国的人口比东非少了将近六千万。
就人口方面来说,东非的钢铁市场需求肯定是远大于美国的,但是东非的钢铁产量也就比美国多出了几百万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东非经济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德国和英国钢铁产量虽然不如东非和美国,但是从人均角度而言,也是要高于东非。
这里要指出,德国的钢铁产业也是比前世获得很大进步的,毕竟这一次德国并非战败国,加上战后重建的需要,这使得德国钢铁等基础行业恢复和发展很快。
甚至可以说,德国工业根本就没有受到战争的太大影响,毕竟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战场根本就没有在德国境内过,德国的工厂和相关生产设备等基本上完好无损。
而真正工业受到战争破坏最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