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388章 人才招聘(1/6)
    “基特韦市市区,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改造,今年年底一共关停了十几家中大型企业和几百家小作坊式生产企业,从而让基特韦市的工业生产废料大大减轻。”

    整个1921年,基特韦市政府的精力基本上就是如此,这也使得全市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并且无法在第一时间,对这些空缺进行弥补。

    而基特韦市也并非没有收获,在关停了一批污染最严重的企业和众多小作坊后,基特韦市区迎来了久违的新变化。

    虽然在基特韦市的依旧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向天空排放着烟雾,但是已经不至于像曾经一样覆盖市区小半个天空。

    过去在个别日子里,基特韦市市区的能见度都会因为工业生产,而大幅度下降,虽然不至于像伦敦那样夸张,但是也足以威胁到市民的健康。

    而现在,基特韦市的工业大幅度下降,而这些生存下来的工厂是基特韦市的动脉,至少短时间里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针对这些企业,基特韦市政府的方针是能改则改,同时提供以其他方面的帮助。

    以前的基特韦市半城浓烟环绕,而现在基特韦市的空气排放更类似一张白纸上寥寥几笔的墨痕,颇有几分诗意。

    而取代那些严重污染生产企业的则是各类消费和商业服务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和机构,虽然他们不足以替代那些被取缔的工厂,但也让基特韦市的经济不至于太难看。

    要知道如今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整个东非经济都处在滞胀发展阶段,所以德伯尔恩也不想看到基特韦市因为政策过度偏执,从而引发市场恐慌,导致连锁反应。

    不过,就目前基特韦市的经济状况,已经让广大市民怨声载道,对德伯尔恩的充满了怨言。

    而德伯尔恩对于自己大幅度下滑的民意支持率,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受外部流言蜚语和短期困难就动摇的人。

    事实上,德伯尔恩的任期也就剩下不到两年时间,不等五五规划结束,他就大概率会退居二线。

    而德伯尔恩的良心告诉他,自己的一系列做法,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他是从长远的角度为基特韦市考虑,否则,一成不变的基特韦市未来大概率可能悄无声息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