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杨四娃的心太黑了——他亲眼所见一名萨哈部族渔民送来几十条肥大的鲜鱼,却只得到一根绣花针,对,是一根。萨哈渔民刚离开,医生便气哼哼找到杨四娃,认为其盘剥过重。对此杨四娃也不解释,便让人将渔民找了回来,当面询问其买卖合不合理那渔民先是一脸纳闷,当听清翻译的话语之后,忙不迭声称极为合理,并表示如果鱼不够,明天再送些过来。他生怕杨四娃觉得鱼少了。这个结果让医生直接傻了眼。话说他从流求的赤脚医生学校毕业之后,便被招募来到此地,并无经商经验。虽然知道工业品在鲜卑利亚极为值钱,却也没料到能值钱到如此地步。
渔民走后,杨四娃给医生上了一堂商业课。他告诉医生,如果不是因为要仰仗萨哈部落的支持,不是因为据点建设抽不出人手来打猎,那根绣花针所换到的鱼至少还要翻上几倍。绣花针虽小,但所含的技术却不低,其材料选用的都是最优质的钢材,而且这小东西制造难度也大,就连库页城也不能生产,只能从济州岛或流求运来,遥远距离使其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从萨哈人角度来看,他们的骨针又粗又不耐久,缝制出来的毛皮衣服也不美观。实际上,野人女真部族制作骨针的成本更高,因为骨头易折断和破碎,没有日根本磨不成形。更重要的是在骨头上钻出针孔,那成品率简直低得发指,往往十天半月才能制作一根骨针。
北海之中鱼极多,只要找到鱼群,一网下去便能捞到几条甚至几十条肥鱼。对萨哈人来说,只需要乘上木筏,花上小半日时间捞鱼,便能换到一根铁针,比自己磨制骨针划算多了。话说萨哈渔民所用的网都来自据点,杨四娃带来的渔民正在建设据点,便将网借给了他们。这种渔网的效率比萨哈人传统的小网和鱼叉高出了不少。不少心思活络的萨哈人,已经开始收集收山中的老藤条,他们将在据点渔民的教授下,学习编制新鱼网。
几十条鱼换一根绣花针,让医生不理解。几筐野菜和蘑菇便能换到一支锋锐的三棱铁箭头,也让萨哈坐不住了。在他看来这些野草之类的东西,漫山遍野俯手可得,族人居然敢用这些东西行骗,实在是可恶之极,当下便揪了人前来,要向何老大赔礼道歉。按部族的文化习俗来说,绝不允许欺负远道而来的客人。况且何老大等北方公司人员的到来,更带来了大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