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做朋友的原因。
林楠正准备说话,就看到了前面走过来的徐客几人。
林楠越过周讯,迎了上去。
“施制片、徐导。”
林楠首先和施南笙握手,然后才是徐客。
因为当初在柏林的时候,就是施南笙为他颁发的最佳导演银熊奖,《活埋》那次。
相反,和徐客,这应该算是第一次打招呼。
除此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情,施南笙是这一次戛纳电影节的评审之一。
“林导,好久不见。”
上次颁奖台上,两人只是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而已。
今天再看,这位在港台和东南亚拥有非常大影响力的制片人,气场的确非常强。
“是好久没见您了,上次也没机会多聊两句。”
“对了,徐导的《龙门飞甲》宣传的如何了?”
徐客这长相,有施南笙这种内助,也是当年热议的话题呢。
“哈哈,还好还好…”
真好假好,林楠其实并不关心,这只是交际罢了。
按照电影节的规定,开幕式之后,作为评审之一的施南笙,就不能和外界接触了,这两天是最后自由的时间。
周讯运气挺好,看这样子很得施南笙喜欢。
既然遇到了,难免要一起坐下聊一聊,交流交流。
在林楠眼里,以前徐客的电影,胜在剧本构思天马行空、大胆且有想象力。
不过这次当面聊电影,对方好像更加痴迷机器设备和3d了,三句话不离新技术!
“伱的《星运》我看过…”
冷不防地,施南笙轻声说了一句。
这让林楠瞬间打起精神。边上徐客和周讯同时看了过去。
“很不错的电影!能走到哪一步就不知道了…”
这句话就有意思了,中文的魅力就在这里。
“平常心,平常心。我就当带着艺菲来旅游了,呵呵…”
“哦?那我倒挺想见见那个小姑娘的。”
施南笙笑着说道。
“行,那回头我一定介绍她给施制片和徐导认识。”
今天林楠算是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