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华娱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数据选择企鹅(3/9)
    “热门ip粉丝电影名人导演,就是未来影视行业的制片公式,是大势所趋!”

    张强志得意满地说道。在座的互联网企业,纷纷响应,掌声不断。

    “我承认这思维不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张董从头到尾说得都只是个壳子。我有不同的意见想问问。”

    会场上,林楠站了起来,大量影视圈的人纷纷看向他。

    “林导,请说。”

    “影视作品最重要的是内在,是要靠人去把控的,专业的人才往往需要积年累月才能培养出来。

    但我看阿里这意思,是不准备用专业人才了,也没想着培养专业的团队,你们怎么把控质量?”

    周围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满心期待地看向林楠。

    “质量?对传统影视行业来说,是叫把控质量。但对我们来说,可以换成良品率,或者合格率。

    一部ip改编的粉丝作品,只要满足粉丝的喜好,就是合格的、成功的,不需要专业团队。高质量不好定义,但合格率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回答,让很多电影人无法接受,但事实又告诉大家,此类电影的票房确实都不低…就像《小时代》。

    不待林楠继续发问,张强自己补充了起来:

    “既然林导问到这里了,那我就说说今天第二个重点。”

    只见大银幕上翻了一页,赫然出现三个字:“大数据!”

    “大数据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法宝,它同样可以用到影视行业来。

    通过大数据搜集所有人在网上的痕迹,提取用户的喜好,比如影视作品的喜好、关键词频率、喜欢哪些明星、有什么兴趣爱好…最后通过筛选总结,做到粉丝电影和电视剧的定制与精准投喂。”

    张强又拿出了一个杀手锏,听得影视行业胆战心惊之余也起了些心思,这是把所有观众进行圈养呢?

    “观众是人,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每时每刻情绪和心态都在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林楠厉声说道。

    “观众是在变,但大数据也在不断收集和总结。他们喜欢什么,大数据都知道,定制给他们就行了。

    当大数据应用趋于成熟时,就彻底不需要专业的导演、制片,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