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年华娱 > 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日礼物,它有毒……(3/10)
    贺岁档,也意味着一年又要结束了。

    公司有不少文件、报表、单据以及申报的税务等资料,都要他签字。

    上午搞完后,中午回去正好准备聚餐,就在别墅的草坪上。

    “林导,正午阳光那边开始试镜了。侯洪亮制片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派个人过去一起?”

    “通知蒋总监,看她什么意思。”

    林楠头也不抬地说道,今年要交的税,可真不少呀。

    “林导,蒋总监这两天代表公司在参加上面的行业大会,不在。”

    林楠这才想起来,好像是电视剧播出形式又改革了,“一剧两星”要在元旦开始施行。

    以后的电视剧,黄金时间段最多只能在两家电视台播放。

    说是为了均衡卫视节目构成、迫使影视公司提高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和竞争力。

    但在林楠看来,“一剧两星”的初衷过于理想了。

    一部电视剧,黄金时间只能在两家电视台播放,这就意味着买家数量会骤减。

    片方要回本和赚钱,就得报出更高的单集卖价,甚至是翻一番或翻两番。但电视台买剧,肯定也在想着极力压价呀!

    上面的意思是让片方制作精良一些,电视台自然就愿意出价。

    但站在片方的立场,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要想电视剧卖的好,更稳妥更简单的方法,不是花大力气提高拍摄质量,也不是精益求精优化剧本、找好演员。

    而是观众喜欢什么拍什么,哪些演员有流量就用哪些,最好再加上大ip,这就是既简单又赚钱的方法!因为拍出来的电视剧,自带流量和话题!

    不过,这就又是一个死循环了!

    惰性会使片方偏离“一剧两星”的初衷,制作资金会向着“宣传方面”严重倾斜。

    有流量的“演员”会大行其道,也会越来越贵…再次推高整个行业的片酬…

    最后不断抬高电视剧的制作经费,直到“演员”片酬占比巨大,成为剧组的“爷”,最终导致用在拍摄制作上的资金越来越少…只能粗制滥造,倚靠宣传…

    要知道“数据”和“流量”可是能造假的。

    当整个行业都被“流量”裹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