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五子良将”,但他也是会评估敌将战力的。他见敌阵中只剩一个张合战力不错,加上以亲近而得帅位的曹洪,确实有机会一战。
不过,曹洪和张合毕竟也不算弱,如今只能说是“有机会”,不能说是“稳赢”。太史慈也必须考虑到自己的介入深度,以及介入形式。
如果被袁谭用计、把刘备阵营直接拉下水,后续导致刘备阵营去扛曹操一方的主要输出,那太史慈可就得谢罪了。
太史慈一边思索,一边回忆着出发前诸葛瑾诸葛亮兄弟的关照、推演,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此战要我参与,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袁青州的作战计划,必须与我们的计划配合——毕竟我如今还不是东莱太守,就更没有听从青州牧调遣的职责了。我军只会以我军自定的方案,来参与南皮之战。”
辛毗很有耐心,也不直接表示反对,而是善意地请太史慈把他的计划先说一下,可以商量。
对方只是来义务帮帮场子的,袁谭一方也确实不能要求太多。
太史慈就斗胆把自己的方案说了:“首先,这场战斗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提前准备,至少给我军大半个月的时间筹划,我或许还需要向徐州关将军借调一些副将助战。
其次,既然是打算给南皮城解围,我看不如打出旗号,趁着冬季渤海、漳水封冻之前的契机,抢时间走漳水水路,给南皮城运去一批过冬粮草。
我军都是南来之士,陆战必然不如河北军,但水战则有优势。如果到了十一月中,漳水冬季枯水,水位下降,大型战船怕是无法再驶入,到了腊月,河底彻底封冻,到时候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要赶在最晚十一月上旬、青冀枯水封冻之前,完成此战。曹贼眼看枯水将至,必不提防漳河一线,而且他们也没见过南方诸侯的新式战船,到时候只靠步骑兵,仓促间又如何阻拦
等张合高览试图拦截运粮船队未果、交战不利锐气挫动时,贵军再让管校尉、王都尉带兵由陆路助战,与南皮城内的张将军里应外合,或能破敌。
纵然曹贼顽强,不能将围城部队重创,也能保南皮城池不失,我军也能见好就收,沿着漳水顺流而回,退回渤海沿海。
因为我军全程都在漳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