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值转移到曹军身上。
对于自己的决定,他只说“野人不知天下大势”,就跟后世季汉那些响应曹魏的反叛者,往往说自己“远人惶惑、不知正朔”,是一个道理。
有本事你们先把“正朔”争争明白,曹刘分出胜负了,他自然会投降打赢的那个。
这也不是托词,申耽此刻就是真心这么想的。
历史上刘备打进汉中后,申耽很快就投了,可见他并不是硬骨头。这一世迟迟不投,就是怕投错了主子后,很快又得投第二遍。那样名声就更臭了,说不定权力也会被剥夺,还是看准了再投比较好。
至于他口称“兀那老儿”,也不足为怪,如今的黄忠虽然官居中郎将,但那职务是刘表自己封的,黄忠这些年并无显眼军功,申耽也就不知其能。
相反,申耽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他上庸太守的官职是实打实的,所以黄忠很重视他。
此刻,黄忠见申耽本意暴露,就是想在曹操和刘表之间见风使舵、选边站队,当然不能忍他。
黄忠当即一声令下,让骑兵分作三队,把上庸东南西三门包围,只留下来路的北门。
然后骑兵立刻分散砍伐了些树枝、下马挖些土夯筑矮墙,简易扎了个营。
这个过程中,黄忠也不忘派骂阵手继续展示肌肉,反复告诫守军:“江夏刘府君带苏都督领三万大军,两日内就到!尔等只有投降一途,休想突围!不投降便是死路一条!”
申耽在城头看着黄忠扎营,心中也颇感憋屈。
这老儿欺人太甚!
一开始自己还当他有多少兵力,心中发虚。此刻黄忠直接堵门扎营,就在城门外几里地,虚实已被申耽彻底看清。
黄忠就只有大约一千五百骑兵!三座城门,每座城门外有五百人堵门!北面来路应该是刘琦、苏飞的进军路线,不可能从那里突围,所以黄忠也没围,用的是围三缺一之法。
申耽摸排清楚后,心中便不由暗忖:“黄忠这老儿说刘琦有三万人,或许所言非虚。要打我上庸,当然用不了三万人,他们肯定是担心夏侯渊彻底收拾掉张鲁后,顺流而下相争,所以这三万人是为了提防夏侯渊而准备的。
真要是敌军士气正锐,三万人临城,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