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县未必守得到夏侯渊赶来。既如此,何不先趁这黄忠老儿落单,歼其一部,挫败刘琦锐气这老儿居然敢每门外只留五百人堵门,简直猖狂!只要我军首战得胜,城中乡勇新兵必然士气高涨,人心振奋,才能久守。”
申耽很清楚,整个上庸郡,也就两万多户百姓,平时能养活的战兵,最多数千之数。如果是生死存亡之战,笼城死守动员乡勇民壮,全郡倒是可以拉起一两万人,他这上庸县,也能拉起大几千。跟战兵合兵一处,总数也能近万。
四千战兵加临时民兵,总数近万,想长期扛住三万正规军是挺难的的。只有先声夺人赢一场,士气此消彼长,才能确保稳住局势。
把这些细节捋了一遍,申耽忽然觉得念头通达,确实该先打个小胜仗立立威,于是立刻传令,让城中主力战兵傍晚赶紧歇息,半夜开南门出城袭营。
精锐部队出去夜袭时,就让临时征发的乡勇守城。
……
申耽一辈子没打过什么仗,全靠上庸这地方穷山恶水,外人进来交通不便,申家才能坐镇此地数十年。
他不知天高地厚也是很正常的,可以说申家兄弟的战斗经验、兵法认识,比张鲁张卫兄弟还要更烂一点。
于是他说干就干,当天半夜,就带着三四千战兵,开了南城门,摸黑直扑黄忠本人的营地。
这营中只有五百骑兵,黄忠另外还有一千人分散在东西两门外,赶过来还得绕路,黑夜中一时也搞不清楚状况,未必能立刻驰援。
申耽自忖有六七倍的兵力优势,偷袭灭了黄忠还不是手到擒来
“杀呀!”眼看着冲到距离黄忠营地还剩最后两里地,申耽的部队也被黄忠的巡夜斥候发现了、被一阵骑弓射死了好几个,申耽也就不遮掩了,直接催督全军冲锋。
申耽的军队纷纷点起火把,照亮道路,随后发起了总攻。
就算偷袭打成了正面强攻,也不要紧。区区两里地,黄忠的骑兵能起床上马就不错了,不可能列阵的。也就如今七月天,天气炎热人穿衣服少。要是冬天的话,申耽估计黄忠的部队连穿衣服都来不及。
就在申耽自信满满冲杀上去时,对面的黄忠部却动了。
没错,黄忠的骑兵确实没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