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自称大汉丞相的消息,顺便劝刘备“以西线消耗曹操为主,同时抽调兵力、做好在西线跟曹操决战的准备”,定下了这个大战略。
(注:前文定策始末忘了,觉得剧情连贯不上的,可以回去看第508章复习一下。)
如今时隔不足一月,第二封信又来,显然是汇报上次请示之事的准备情况,以及通报一些新的补充情报。
诸葛亮看得很仔细,大哥的信里,第一部分果然首先提到了最近一个月,己方在关东的兵力和将领部署调整。
诸葛瑾说,他观察到曹操在幽冀和兖豫前线,都有悄咪咪抽调了一部分部队。但总的来说,曹军在关东的防守兵力还是充裕的,因此自己和关羽也没有找到可乘之机、不打算改变上个月定下的原有计划。
如今曹操占据天下半壁,刘备占据天下三成,双方的总常规兵力,大约也就在五十万对三十万之间。曹操虽有西进决战的心,但在关东应该还是留下了三十万战兵,确保守土无碍,抽调了剩下近二十万人,欲入汉中跟刘备一决雌雄。
诸葛瑾和关羽观察到这一变化后,也只能提前未雨绸缪,尽量抽调,再起荆扬之兵五万,已经启程西进,不日将入川跟刘备会师,以便参加到时候的汉中决战。
另外,诸葛瑾和关羽还抽调了两万人的二线守备部队,主要是荆南土着等家乡离四川近的,也不在乎战斗力,负责到时候帮着刘备镇守从钓鱼城到江州到鱼复、巫县等新占领区,提防刘璋不冷静翻脸。
这样至少能把刘备用于控制新占领区的精锐野战部队置换出来,让精兵都去打决战。
如此这般拢共算下来,刘备军入川能有十二万人,其中十万人可以打决战,两万人沿途分兵守家。
如果觉得不够,诸葛瑾和关羽还能继续筹兵,但诸葛瑾在信中也建议尽量别这么做,如今关东也是刘备军二十万对曹军三十万,并不是很宽裕,双方都是守土为主。
再抽调的话,千里远征奔波,损耗浪费也大,希望主公尽量想想办法,让本地的刘璋也多出点力,顺便也能再多整合整合刘璋的势力。
诸葛瑾这么想,也是因为他知道益州在汉末战乱中破坏并不大。东汉巅峰时益州五百多万人,现在还能剩三百多万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