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也搞过类似的东西,只是没孙权那么不要脸。
这样的情况下,变成了三方比烂,诸葛亮拿出“蜀锦直百”的硬通货承兑,自然是起到了效果。
而且因为三国都自建了国号年号,大家为了正统性的考虑,没人去伪造别国的货币。自己官铸的铜钱都是本国年号的,所以季汉的直百钱也就没被外来伪币冲击。
毕竟在封建帝王眼里,赚钱是小事,外贸规模也就那么一丁点,犯不着为了外贸上赚点便宜,把自己的威望和正统性给丢了。
如果轻易铸别国钱的伪币,知道的人清楚你这是想占小便宜。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伱是尊奉邻国为正朔、用他们的年号呢。
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搁到后世不存在正统性考量的时期,发虚值铸币还不搞防伪的一方,绝对会被敌对方的伪币冲烂的——
比如二战时候的德意志银行,就不存在正统性考虑了,他们用专业手段直接造假英镑,一度海量花了出去。
当时倭寇也大肆伪造法币,想要冲垮华夏,只是当时法币本来就超发滥发了,倭寇那点量才没掀起风浪。
诸葛瑾知道那么多后世教训,他当然知道把这些漏都堵上。
直百钱的思路可以用,但不能是生搬硬套地真的发行直百钱。
你得专门搞一种防伪的大钱,让其他诸侯没法指望有材料就简单伪造,要有技术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