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舍弟诸葛亮 > 第590章 刚想出的新招,二弟就眼巴巴等着用呢(3/6)
实需要发行一些,但不用量太大。这主要是因为汉朝原本并不把银作为流通货币,民间对于银价缺乏概念。

    所以需要一批宣传用途的锚定物,作为宣传,让士民把心理价位锚定起来。

    秦朝和西汉的时候,金银比价一度也有过官方定值,当时大约是一比四,但实际上民间从来没执行过,也没有这个流通环境。

    随着时间的发展,汉朝人喜欢墓葬里埋马蹄金,导致东汉存世黄金的规模比西汉还少了,所以东汉时黄金对比银和铜,都有一波实际上的升值。

    比如西汉时一金折抵万钱,到了东汉桓灵,已经涨到了一金折抵一万六七千钱左右。黄金等于是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增值了三分之二。

    相比之下,汉朝人用白银陪葬的比例低些,而且白银的冶炼技术,是随着时代发展一起发展的,不像黄金天然就是单质存在,不需要冶炼,所以白银的总数相对于黄金增长显然更快。如果东汉还有金银比价的话,实际上估计也跌到一比五到一比六了。

    而后世到了明清,金银比价基本上是一比十了,晚清更是跟国际接轨,一比十二到十四。这也是冶银技术进步导致的,更是扶桑和美洲白银不断流入的结果。

    所以,诸葛瑾在充分调研、也跟刘巴商议复核后,最终审慎决定,把如今的金银比价,宣布为一比五。

    原本要维持这个比价,是挺难做到的。

    但因为如今大汉大部分的白银冶炼都握在刘备阵营手中,诸葛瑾可以动用那笔“储备白银”来做调蓄。

    市面上银多了就放出去慢一点,银少了涨起来就放快一点,这样就好宏观上调控住比价。反正他也没打算真放出去多少量,就当是“纪念币”了。

    按照如今黄金一金折抵一万七千多钱的“汇率”,金银比价暂定一比五的话,白银大约能折抵三千五百钱左右。

    同时,银币工艺相对简单,只是靠着原材料的真材实料值钱,所以也不怕伪造,反正敌人要伪造,也得实打实拿出那么多贵金属来。

    当然,诸葛瑾让人铸造的银币,也没打算真用纯银,那也是做不到的,质地太软了,还容易发黑。

    一般也就学后世的银元,搞九成的银、混百分之七的铜和百分之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