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让内阁和六部相互制衡。
如果是六部尚书入内阁,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地位和权利,特别是可以肆无忌惮插手六部事务。
想到这些,其实就是魏广德有点吃不准嘉靖皇帝到底是打算怎么安置自己。
以前,魏广德是以干臣的形式出现的,擅长应对一些问题,而不是题诗作画,词臣那一套。
如此,魏广德入不入翰林,其实并不影响他未来的仕途,大不了入六部,做到尚书之位,成为六部九卿之一也不枉他魂穿大明朝来一遭。
可是就在刚才,他听说是嘉靖皇帝把他单独提了出来,丢进了翰林院,这就有点矛盾了。
这是打算让我进内阁做大学士吗?
魏广德心里有点怀疑,其实更多的还是有点点恐惧。
别的进士考进翰林院,都是欢欣鼓舞的。
魏广德在参加朝考前后,对外也是这么一个态度,很想考进翰林院,向院内的学士们请教学问。
好吧,现在自己真的考进去了,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传胪这个殿试名次就够招眼了,现在皇帝又给自己搞出这么一遭,魏广德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前几天,魏广德已经收到不少朝中大臣的帖子,让他有空过去坐坐,喝喝茶。
现在有了选庶吉士的事儿,魏广德可以预想到,消息传开后,怕是更多的帖子要飞到他跟前来。
至于为什么魏广德不是很想入翰林院做什么劳什子的庶吉士,好吧,他怕每个月要交的那篇作业。
庶吉士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官职,按照明制,庶吉士,读书翰林院,以学士一人教习之,说穿了庶吉士就是在翰林院读书的,由翰林院学士负责教导。
庶吉士很清贵,可是没权利,只是储备官员,也就是魏广德感觉有点吃亏的原因了。
别的同年不进庶吉士,都特么做官了,他还要继续苦哈哈的学习功课,按制每月还要交一篇作业评分。
魏广德把自己定位为办事的干臣,而不是擅长文章和书写的词臣,翰林院显然不是他呆的地方。
至于费翰林不入内阁,内阁阁臣是那么好做的吗?
大明朝发展到现在有多少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