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广德的卷子也说了,就是务本节用,生财之道也。”
听了温应禄的话,诸大绶等人都是连连点头,这话和他们写的策略意思就是一致了,只是多了贸易开源这一条。
“早听说广德善于应对难题,今日算是受教了。”
金达点点头,江南人,对于做生意天然的不抵触。
做生意能生财,他是知道的,他家也不是商人家族,自然不在乎商人的利益,相对来说他更关注前面那个,让胡宗宪在江南按地加征赋税的事儿,这才关系到他家的利益。
“朝廷要对江南商人加税?”
这个时候诸大绶忽然插言问道。
“不是。”
温应禄当即摇头道,“征税多寡那是有祖宗定制的,不能擅改。”
“那朝廷议论的是什么?”
诸大绶惊讶的问道。
“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大人建议在江浙一带改稻种桑,增加生丝产量从而提高绸缎产出,不仅可以按制收取税收,还能通过市舶司再为朝廷赚上一笔银子,从而解决朝廷用度拮据的境地。”
温应禄摇着头说道。
“改稻种桑?”
之前还一副漫不关心表情的魏广德忽然惊叫失声道。
怪不得他这么大的反应,后世记忆,似乎魏广德看到过这个桥段,反正很不好,当地老百姓被贪官污吏害惨了。
魏广德提出海贸可不是给他们贪官污吏低价兼并土地用的,那是实实在在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良方。
放眼世界,大明就是这个时代的第一经济强国,国民生产总值绝对世界第一。
也就是国内金银铜这样的矿产少了点,所以看上去似乎没有西夷更有钱,其实他们拿到大明换取商品的金银都是沾血的东西,从非洲和美洲抢掠来的财富。元宝小说
魏广德没想到自己的提议被人这么解读,这可不是他的初衷,魏广德感觉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然好政策被贪官污吏念歪了,伤的是百姓,毁的是他魏大官人的名声。
看看,现在翰林院的几位都知道他在会试里提到过增加海贸的事儿,增加丝绸、瓷器的生产用于对外赚银子,相信消息肯定也流传开了。
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