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军饷都是朝廷优先供应,为什么?
他董一奎只要从兵备道领到粮饷后稍微克扣一些,都比马芳要的实在。
不过,他的眼睛其实更多的还是盯着那包金银。
都是将领,不缺吃不缺穿的,还是金银实在点。
马芳带人返回,查看伤员的救治情况。
一场大战活下来的人,即便是伤员,马芳也会命令随军郎中尽心医治,这也是让士卒保持士气的方式。
谁知道下一场大战下来,自己会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要是被主将随意放弃,以后谁还愿意给他卖命。
明军军中许多陋习,其实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
一些将领只关心钱财而忽视了士卒,所以作战时士卒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全自己。
长此以往,明军战力自然急速下滑而不可收拾。
死掉的将士,则要火化,然后由军中同乡带回宣府家中安葬,这也是出征明军的传统,也是汉人军队一直的传统。
只要条件允许,实际上都不会随便把士卒一埋了事,都会尽量做到叶落归根。
他还要先写战报,自己在平谷取得的大胜还要尽快报到京里去。
这可是功劳和封赏,自己看不起那及时了银子和几匹布的赏赐,可士卒需要啊。
命随军书吏简单写了份战报,详细战报有的是时间写,还有功劳簿,这些都是兵部记功需要的。
不过,马芳还是单独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京城魏家。
信中,马芳自然是对裕王等歌功颂德一番,直言是裕王关照,宣府军能够从朝廷领到足额给养,所以士气高涨,才可以摧枯拉朽般击败虏骑。
这些话,也是魏广德之前的书信里告诉马芳的。
因为,这些书信,除了极特别的信件外,他都会选择性的交给裕王观看。
马芳清楚,这也是为了在裕王这位未来大明帝国皇帝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地位。
这是魏广德在照顾他,他当然乐意照做。
至于战利品如何分配,自然不关他马芳的事儿,不过到了晚上,两个大箱子还是被董一奎的亲兵抬进了马芳的大帐中。
打扫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