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几次,每次是什么时辰,都有规制。
可今日这道奏疏送来就没有讲规矩。
对于重大奏疏,一般内阁阁臣会直接送到乾清宫交到皇帝手中,少有走司礼监这道程序的。
陈洪好奇之下,自己就把张居正的奏疏给看了遍,然后他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
“嘿嘿,看来张叔大是取得了首辅和次辅大人支持呀,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送来。”
陈洪咂咂嘴,既然内阁已经表达出支持张居正的动作,他也不能和内阁对着干不是,反正也想没事儿呆在皇帝身边,说不好能固宠。
当即,陈洪就带着奏疏到了乾清宫里。
隆庆皇帝正在御花园里遛狗,听说陈洪送一份奏疏来宫里,先也是被吓了一跳。
算算时间,八月了,貌似北边和南边都可能发生大事,虽然奇怪怎么是陈洪送来,不过他还是快速回到宫中。
看完奏疏后,隆庆皇帝有些沉默。
张居正所奏六事都没错,按理来说,好像朝廷就应该这么做。
不过隆庆皇帝也知道,张居正只是提出方向,对六事的细节并未拟好,所以才请求下敕书到各衙门。
略作思考,隆庆皇帝也有了应对之法。
提笔,在奏疏上写道:“览卿奏,皆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院看议以闻。”
他并没有按照张居正所想,按照其中几条给部、院下旨办理,即便其中个别张居正已经提出思路,他也没有让部、院照办,而是让各衙门看、议,然后形成部议再交到他手上。
其实这个处理方式是比较合理的,虽然张居正提出的事项看似都合理,但毕竟涉及到实务,隆庆皇帝不知道朝堂各衙门在实际操办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麻烦。
把奏疏发送给部、院,让他们讨论后再上交决议,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他更清楚这六事的可操作性。
当然,若是没有人专门盯着这件事儿,讨论的时间长了,也可能就不了了之。
这其实也是明廷经常发生的事儿,有始无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因为提出的观点很有道理,让人无法找到反驳之处,但是操作中会损害许多人利益,大家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