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木头筏子。
船板是整根的大小相近的圆木系在一起,有几个人正在用渔网撒向海里。
“靠过去,问问情况。”
两条福船随即转向,向着那些渔船航行了过去。
虽然大明禁海多年,象征官府的下西洋船队已经停航超过百年,但并不代表大明的商船就没有下南洋的经历。
实际上,即便是禁海时,依旧有海商冒着杀头的风险,从事海贸业务,这也是大明近两百年里倭寇不断的原因。
在岸为商,下海为盗。
而南海水师中,不乏船民加入,毕竟航海还是要靠这些人,他们祖祖辈辈传承的操船技术,可比大明那些卫所官兵要强得多,而且大多还会修船,可谓是多面手。
而且,因为祖辈出海的关系,多多少少也会一些南洋土著的语言。
精通算不上,连说带比划,再瞎蒙,还是能进行简单交流。
所以这次出航吕宋,邓子龙就在水师中寻找会说吕宋话的官兵,补充到各条船上,就是为了方便交流。
两边船只很快就接近了,在看到两条大船靠过来的时候,对方船上的人明显有些慌张,一些人已经急急忙忙收起刚抛下海的渔网,划船打算返回陆地。
不过他们的船毕竟是漂泊在海面上,哪里有借着风势开过来的福船快,自然是被堵住前路。
有懂一些吕宋岛语言的官员已经趴在船舷上和小船上的吕宋土著进行交流,那个姓林的船长也从船楼上下来,就站在甲板上,听着手下和对面连说带比划的交流。
虽然他一个词儿都听不懂,但是看到两边能够交流,自然也是心里欢喜。
他的运气不好,抽到的是探访吕宋岛最南边的任务,寻找这里还效忠大明的部族。
跑的比谁都远,已经在海上漂了十来天了。
“大人,他们说他们不是吕宋岛上的人,是苏禄国的渔民。”
这时候,负责和对方交流的官兵回头对他说道。
“苏禄国?是不是吕宋那边那个小国?”
听到苏禄国的名字,林百户瞬间想起来。
出航恶补了这边的一些知识,虽然他没啥学习天赋,可船上还有书吏给他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