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隆万盛世 > 第1172章 放弃腾冲(3/6)
内阁办公场所。

    围绕着紫禁城的是皇城,亦是壁垒森严。

    在城墙内,皇城中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有银库、仓储以及原材料加工和制造工场,诸如生产糕点、糖果、药、酒、皮革的作坊以及针工局、银作局、经厂、织染局等,甚至还有制造枪铳的工厂等。

    这些部门大多由宦官统领,只有少数部门是以文职官员的名义进行管理。

    其他的宦官衙门从上述的仓库和作坊中领取供给,用来维持紫禁城的正常生活。

    皇城中的文职部门有都察院,它负有监督库房的职责,还有光禄寺,名义上归属礼部,所有这些衙署及生活服务设施超过50个。

    这些服务性机构主要是为皇室服务,他们的运作无法同政府的职能完全分开。

    大量质地优良的棉麻绸织物主要供应嫔妃宫女,也赏赐给外国的朝贡使团以及文武官员,皇帝银作局为紫禁城生产银器,也为重要的文件刻字制版

    明朝皇帝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在一个豪华的地方履行无休无止的朝廷典礼,诸如大型宫殿的开工、宫里宫外的各种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大婚和许多相类似的活动等。

    这些活动耗资巨大,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哪些是皇帝个人的开销,哪些是国家支出。

    皇室也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所以所谓的“内帑”其实很多时候只是皇帝的钱包,可未必会用在皇帝身上。

    宫廷开支,一般是诸如采买棉布、丝绢、茶、黄蜡、染料等,所有这些物资的数量很大。

    无疑,宫廷开支与公共资金混淆不清严重地损害了财政管理。

    名义上,宫廷的仓库分属于户部、工部和兵部管理,实际上,大臣们仅仅是保障供应,他们对于保存在宫中的物资没有多大的支配权,这是君主的特权。

    就管理仓库而言,文官仅是记账,而宦官却掌握着钥匙。

    有明一代,高级太监频繁被派遣执行采买监造使命。诸如采办监造宫廷用具、瓷器、缎匹等。宫廷用具在南京生产。

    要不是由于宦官们在采办冋程中,经常利用运河夹带私物,要求额外的政府运输,这些采办活动还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诸如花瓶、直径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