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漕船会逐渐改走海路,对于治水,保运的地位自然就放到后面。
此时,潘季驯已经开始考虑逐渐减少黄淮之水补充航运的法子。
虽然朝廷不支持束水攻沙,可不代表在实际行动中不能汇集更多的水冲刷泥沙。
办法肯定是行得通的,只是受限太多,长期使用效果确实会大打折扣。
说到底,潘季驯依旧不觉得自己想到的法子有错,他还会继续想办法。
“工部下一步,还是要派出人手沿河查勘,寻找可以预设泄洪的区域,联系地方官府,尽量把这些地方的百姓搬迁到其他地方。
对这部分田地,也要登记造册及时上报。”
魏广德开口对江治说道。
江治微微点头,其实魏广德所提泄洪区的设置,在江治看来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个一次性的东西。
因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泄洪区使用一次,必然淤积大量泥沙,抬高地势,下次还能不能用,泄洪蓄水的效果,肯定是逐渐降低的。
这样,工部以后还得定期下去勘察地形,寻找合适的区域,其实也是麻烦事儿。
毕竟,对这部分田地,肯定不能按照以往那样征税,这也是魏广德要工部和地方上联合登记造册的原因,这些田地是要减税,甚至免税的。
当然,免税的前提是糟了灾。
而如果没有使用泄洪,这些田地也就是会减少一些赋税罢了。
和江治说完话,魏广德又走到潘季驯身旁,看了眼还愣在那里的潘季驯,这才说道:“潘大人,虽然束水攻沙法有瑕疵,可也正说明了治水之难。
你已经数次承担治水重任,当对其中厉害了解甚深。
虽然束水法不能用,但朝廷还是相信你能想到治水办法的,可万不能因此就心灰意冷啊。”
魏广德这么说,其实未必有什么好心,而是工部到现在还是没什么好办法,自然就需要有人扛下所有。
与其让江治最后承担雷霆怒火,还不如让潘季驯在前面先顶着。
朱衡之所以迟迟没有致仕,还占着工部尚书位置,其实也是在为江治做个预备。
万一真出了大事儿,就只能朱衡来抗了。
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