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隆万盛世 > 第1183章 1274六个核桃(2/6)
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最大,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明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称为“内相之首”,内阁首辅称为“外相之首”,比较这两个职位谁的权力最大,也就是比较明朝内廷和外廷,谁的权力最大的问题。

    内阁起源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最初内阁大学士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但随着时间推移,内阁大学士逐渐参与决策,并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获得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

    到明世宗时期,内阁首辅的权力已经非常大,能够压制六部,甚至与宦官合作执掌大政。

    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即起草诏令的权力,但必须依赖宦官送达批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完全独立行使权力。

    掌印太监,即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被称为“内相之首”,但其权力主要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和授权。

    掌印太监负责批红,即对内阁的票拟进行审批,但实际上并不参与决策过程。

    他们的权力更多是形式上的,依赖于皇帝的信任和内阁的支持。

    讨论谁的权利更大,就得搞明白明朝这个历史上最为特殊的朝代。

    有一种说法,明朝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皇帝,惟一能够拿得出来说的,也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z之后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还能勉强拿出来说一说。

    从朱祁镇开始,明朝的皇帝就不像样了,此后的每一个皇帝,都有许多非常荒唐的事情。

    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天启皇帝都是多年不上朝,万历皇帝甚至三十年不上朝。

    但就算明朝皇帝都不像样,但明朝的江山在很长时间里,依然非常稳固。

    这其实也说明,明朝权力最大的,还是皇帝。

    因此,我们在讨论大臣们的权力哪个最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讨论皇帝最信任谁的问题。

    皇帝最信任的,权力就最大;皇帝比较提防的,权力就有限。

    内阁的产生,实际上就是皇帝提防大臣权力过大的结果。

    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在明英宗第二次当皇帝的时候产生并定型。

    明英宗还算是比较能干的皇帝,但是从朱见深开始,皇帝就越来越不喜欢干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