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隆万盛世 > 第1188章 1279矛盾(2/6)
需要什么就开采什么,并不以获利为主要目的。

    民间开矿也多是铁矿为主,生产农耕器具,限制颇多。

    当然,虽然朝廷禁止民间私自开矿,但面对矿山的暴力,地方上许多时候都选择阳奉阴违,私下里偷偷开采。

    而之后的明朝历代朝廷,也大多支持朱元璋的理念,特别是担心矿工聚集而生出事端来。

    明朝时期的矿业和现今的矿业最大不同在于,安全性非常低,矿难风险远高于现今,所以当时从事开采矿业的人普遍被视为豁出性命的亡命之徒。

    比如明末辽东乱起,经略熊廷弼就非常排斥招收矿工。

    他认为矿徒们穷凶极恶、唯利是图,难以驯化管理成军,还容易惹出祸端。

    这点,就和戚继光的理念完全相悖。

    戚继光更看重矿工的凶悍脾性,再有相互的协同性,可以让他设计的军阵能够相互协调运转,造成最大的杀伤力。

    可以说,各人对此有各人的看法。

    戚继光知道矿工凶悍,但都是为了财,所以以利诱之。

    而熊廷弼则只看到矿工桀骜难驯,所以就完全排斥他们。

    在他眼里,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维护利益必然会抱团抵抗朝廷的管理、封禁,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而在历史上,从明初到明末,矿工闹事就屡禁不止,例如正统年间爆发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就是朝廷为解决财政问题开矿引发的矿工作乱。

    此后成化朝、嘉靖朝均为解决财政困境而复开过,但是都因为矿工骚扰而再次禁绝。

    所以到了万历朝,官员们总体来说依旧反对开矿,毕竟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个容易引发时段的地方,如果禁矿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有这种思想存在,所以他们反对反对开矿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下面一些地方私自开矿,其实还真多和朝中大臣关系不大,也多是下面人在做。

    当然,他们禁矿,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事儿,那就是矿税,说起来也是属于大明朝的工商税。

    不管是成化朝还是嘉靖朝,亦或者后来闹出巨大风波的万历朝,朝臣们,特别是南方的朝臣们最敏感的其实就是担心朝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