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还站着许多江淮官员,他们是和家里有商贸联系的士绅所扶持的官员,只不过张四维表面上和他们没关系而已。
这次,张四维打算让他们做主力,反对夺情。
至于张居正改革的那些举措,虽然对于朝廷有利,但朝廷不做,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大碍。
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改不改又有什么关系。
何况,真的开始清丈,他家的田地可也保不齐就被人注意到了。
张四维家族,不仅在山西有庞大的田地,在江南也有,都是靠经商贩盐赚取的银子购买的。
徐阶家族拥有的田产很巨大,但张四维家族这样世代经商的商宦之家也是不遑多让。
徐家有田地和纺织作坊,他张家有自己的商路和盐道,张家的钱可比徐家强大太多了。
而徐家发家,多少是吃了朝廷的利,而张家则是钻了朝廷的空子,说起来可要干净得多。
申时中,李幼滋的奏疏终于被送进了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官员在看到李幼滋奏疏的那一刻,都是心神俱颤。
无他,李幼滋可是户部的人,谁不知道当朝首辅掌控着户部,李幼滋的奏疏,是否就代表着首辅的意志?
通政使司不敢怠慢,马上就把奏疏专门送进宫里,交司礼监登记,然后送到内阁请阁臣票拟。
冯保此时就在司礼监,看到李幼滋的奏疏,很是满意。
“天下不可一日无首辅,恳请皇帝予以夺情,准许其在官守制。”
冯保手里拿着李幼滋奏疏的抄本,轻声念着上面的句子不住点头。
这话,可不就是皇帝那句“朝廷需要张先生”对上了。
招手唤来心腹太监,在他耳边轻声说道:“把消息传出去,皇爷在两宫太后面前说了‘朝廷需要张先生’,这话我要今晚传遍京城官场。”
“是,爷爷。”
那太监是冯保收的干儿子又收的干儿子,看重机灵能干,送到他这里历练的。
现在的冯保,就是宫里实力最大的祖宗。
而此时,通政使司收到李幼滋请求皇帝“夺情”,让首辅大人留官守制的消息,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遍了京城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