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车都没有。
这里是云梯还不是那种大型的可以装载大量军兵,甚至梯身还带着倒钩的攻城云梯,而是那种最为简单的长木梯,竹梯。
明末之时记录流寇攻城,很多时候都出现过“云梯穴地百道并进”。
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就是蚁附攻城,拿着人命去堆,拿着人命去填。
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密密麻麻的闯军恍若蝗群一般漫卷而来,先铺满了整个正面。
但是当其铺满了整个正面之后,浪潮并没有停止流动,
浪流继续涌动蔓延到城南,城北,宛如口袋一般将整个兴安城装入其中。
陈望扫视着城外正在缓缓展开的大部闯军,在经历了短暂的失神之后,他已经是恢复了平常的心态。
闯军流寇之中将军官称为管队、掌盘,虽然称呼不同,但实际上和明军的军制相差不多。
不是按照营哨制改编,就是按照旗局制,所谓的管队、掌盘等等称号也在明军之中有其对应的职位。
在前期的时候,各地的流寇良莠不齐,编制杂乱。
但是随着大批的活不下去的明军反叛加入之后,他们也逐渐开始了有了秩序,定下了编制,战力也开始变得强悍了起来。
闯军更是其中的精锐,高迎祥采用的军制就是延绥镇镇兵的军制。
最底层的单位为队,每队满编十二人,设队长一人,副队两人,配队旗一面。
城外闯军阵中,密布旌旗,根本难以胜数。
粗略估算之下光是正面的闯军旗帜数量就已经是超过了四千多面,也就是四五万人数,掠过正面去南北的军兵也不在少数。
这还没有算后续的人数,滞留在洵阳的人数就已经有了十多万人。
恐怕跟随着高迎祥一起进入汉中府的人数会超过二十万。
“四城协防民壮已经全部安置妥当,每营三千人,共分十营,循环协防。”
就在陈望观察敌情的死后,一名头戴着铁尖盔,穿着罩甲武将走了过来,垂首低声禀报道。
罩甲的甲叶露在外面,只要行走活动便会锵锵作响,双臂皆带着环铁臂甲,鞓带上挂着一把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