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一些。」
这个时期,很多火铳都没有枪托,明军列装的鸟铳虽然看起来有枪托,但是实际上是基本都不具备抵在肩膀上的作用。
装备枪托,可以大大的提高枪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是套筒,装备刺刀的地方,你可以理解为铳矛。」
这个时候早已经是出现了可以插入火铳枪口的铳剑,这种刺刀被称之为「插塞式刺刀」。
但是插塞式刺刀存在着连接不牢,妨碍射击等缺点。
专门套管将刺刀固定在枪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一直到十七世纪末时才被发明出来。
至此火枪手终于可以不依靠其他兵种而独立成军,并且同时扮演远程火力投射和近战冲击的角色。
再到后面,更是导致了排队枪毙战术彻底取代所有的战术和战法。
「我准备设计一种短的刺刀,到时候可以直接套在这个位置,也就是套筒式刺刀。」
「临阵对敌的时候,铳兵上刺刀可以拒敌,独立成君,不需要再安排长枪兵在前为其掩护。」
薄玉眼神微动,他虽然没有打过什么战,但是他研究军械多年,陈望刚刚说出了刺刀之时,他便已经是想到了用途。
在陈望为其讲解了其中的关窍之后,薄玉更是想到了应用之时的作用。
火铳杀伤威力极大,合格的鸟铳,在中近距离几乎没有多少的甲胃可以抵挡其威力,中之即死,擦之即残。
比起弓箭来说,火铳上手更快,训练也更为容易。
唯一的缺陷便是装填的速度,还有基本上只能平射,必须要踏出军阵,得不到多少的保护。
但是现在,这种新式的火枪改用自生火铳的打火方式,已经是极大的节约了装填的速度。
而且薄玉观摩兵器坊试枪的时候,他也注意到陈望军中火铳兵基本都携带着很多小纸筒,他们倒药、装弹都是直接撕开然后装填,又省了不少的时间。
这么算下来,只怕是原来鸟铳打一发的时间,这种带着自生火铳点火装置的长火铳便可以打出两发甚至是三发,火力的密度提高了数倍有余。
而装上这种套筒式刺刀,无疑是可以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火铳手射击之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