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娶妻的原因,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一直转战,没有多少的空闲。
这四年以来,真正空闲的也就只有在汉中卫任同知的那一段时间,是真正算得上安稳的时间。
明末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安稳其实是真正的奢望,明军很多的将校就是因为来往奔波,疲于奔命以致于兵败身死。
在汉中卫时,陈望确实知道要快些娶妻,他很清楚作为领导者,有子嗣和没有子嗣的区别和影响有多么的大。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陈望也不能随便娶妻。
在汉中府时,不少的人确实想招他为婿,虽说明朝文贵武轻。
但是那个时候陈望刚刚擒斩闯王高迎祥,风头正盛,官拜镇守副总兵,显赫一时。
虽说武轻,但是那也只是相对于文官而言,在整个社会之上仍然算得上是高位。
不过陈望经过了再三的考虑还是选择了拒绝。
因为当时他在汉中卫进行的改革,是借着孙传庭的威势,很多事情深究起来根本禁不住推敲,他必须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和那些在汉中府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联姻,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注意。
自辽东失控以来,朝廷中央对于地方上的武将防备便越发的严格。
所以陈望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在当时娶妻,因为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后面随着战事的剧烈和军务的繁重,这件事情也被陈望逐渐抛至脑后。
直到从勤王之后,在京师受赏,才又想了起来。
不过这么久以来,还是没有遇到什么合适的人选。
兴安和郧县两地倒是有几家向陈望发出了邀,陈望也赴宴去了几家,不过也只是意向,没有答应下来。
这个时代的婚姻大多如此,几乎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
而且随着站的位置越高,其实受到的束缚反而更多。
马玉瑛明眸星目,武装打扮英气勃勃,对于军事上的见解更是颇为深厚,让陈望不由为之侧目。
“理无专在,学无止境,我要学的的东西还有很多。”
陈望收回了目光,重新放回了战局之上,谦虚道。
一瞬之间他思考了许多,首要便是考虑,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