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德芳接替皇位以后,着手便命令杨六郎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他相信这个人的才能与品德。而杨六郎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在政治、军事、教育上纷纷颁布新规,一时间大宋君臣上下一心,全国人心凝聚,大有兴旺发达之势。
而对于西夏和大辽以及西番诸王,考虑到这些民族以游牧为主,生性强悍好战,但他们抢掠也是为了获取所需的布匹、铁器、盐巴和糖等生活必需物,因此可以考虑先采用怀柔政策,在边境多开集市,用于进行边境贸易,同时也可以用这些东西换取他们的马匹,为大宋骑兵解决缺少马匹的现状。同时也可以慢慢的感化他们,使他们慢慢放弃马背上的生活,趋于安稳的农业文明。到时候再发生战争,这些游牧民族经过几年好日子的孵化,就像老虎拔掉了尖牙,对付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于是大宋通告天下,百姓苦于战乱久矣,渴望休养生息,即日起,大宋愿与周边各国在边境互市,加强经济合作,彼此互惠,和平共处。同时提出几条原则:一是互不侵犯。二是互不干涉内政。三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通告一出,天下苍生为之一震,周边国家也纷纷认同。西夏李元昊、大辽耶律尚以及吐蕃诸王纷纷派出使臣前往大宋,一是同意和平共处原则,二是加强边境互市。因为大宋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太多的好东西了,不用抢劫靠买卖东西就能得到,何乐而不为啊。一时之间,宋朝边境的集市生意异常火爆,甚至还有不少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不远万里来到此地。不少辽国人赶着成群的牛羊,带着上好的皮子进入集市换取自己所需的茶叶、布匹。西夏人牵着上好的马匹、吐蕃人赶着牦牛,各国的商贩都汇聚在边境地区,一时之间边关异常繁华,大有形成大都市的势头,不少内地商人和外来者在边境定居,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交流。而边境集市又都设在宋朝境内,因此商贩都需要缴税,而六郎为了鼓励商业的发展,也仅是象征性的收取少量关税,即使这样,宋朝的经济也是蹭蹭蹭的往上涨。同时六郎为了怀柔这些游牧民族以及留住这些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允许他们在集市周围定居。干脆有不少人把家和店铺都安在了这里。内地不少百姓也纷纷前去看新鲜、凑热闹,甚至去当伙计。雇佣关系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