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宋军士兵一鼓作气,趁着炮击天门阵,使得辽军人心涣散,又趁机派出骑兵在野狐岭设伏,使得天门阵撤出来的残兵败将几乎是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大辽都城上京临潢府,大辽举国震惊,堂堂大辽,陈兵百万,国土万里,何曾受过此等屈辱?此时的大辽皇帝已经换人了,由萧太后主持大辽国的政权,皇帝辽圣宗并没有实权,何况辽圣宗也并非萧太后的嫡子,所以表面上辽朝政局一切稳定,实际上则是波涛汹涌。辽圣宗有意启用新人,胸怀壮志,奈何萧太后根深叶茂,在朝中一手遮天,根本不可撼动。可是他又不想就此束手就擒:堂堂一国之君岂能被一个妇人操纵于股掌之间,治理国家这件事还是得靠男人,何况自辽太祖建国以来还未出现过后宫掌权的现象,倒不如趁着这次天门阵被破,宋军北伐的机会,萧太后的心腹全都领军平定女真部落和高句丽的叛乱,朝中无人,一举打击一下萧太后的外戚势力,夺回政权。辽圣宗是这样想的,也准备这样做,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尤其是此等危急存亡的时刻,更容易扯起大旗来夺权。
辽圣宗在得知野狐岭辽军遇伏之后。立刻开始着手布置自己的心腹接管朝堂的守卫,等到合适的机会,他就要一举夺权,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次日,大辽都城上京行宫内,辽圣宗和萧太后正经危坐在大殿之上。不久,就有大臣上奏:宋军北伐,朝中空虚,野狐岭大败,请太后和皇上赶快拿主意。萧太后一时犯了难,东边高句丽、女真部族叛乱,元帅韩昌、肖天佐、肖天佑等人带领大军前去平叛,朝中一时还真无人可用。辽圣宗自然也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于是他向底下早已安排好的各宗室诸王使了一个眼色,各宗室诸王立刻纷纷开始抱怨:“臣等早就告诫过太后,莫要轻信那些江湖术士,可太后却不以为然,重用那严容老道,忽略我们契丹的骑兵,把灭宋的希望寄托在了那小小的天门阵之上,简直是让人贻笑大方,如今那天门阵举我大辽倾国之力打造,结果却连半个月都没撑住,反倒使我们不停的损兵折将,丢失土地,长期这样下去,我大辽危矣。”萧太后听完有些震惊,她没有想到今天这些宗室诸王竟然如此放肆,在平时,这些人可是连大气都不敢喘得,今天如此这般,一定是受了某些人的指示,萧太后毕竟也是政治老手了,城府极深,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