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赵恒的腹黑,一般人真的无法抗衡。在蒙古大军围城的情况下,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来收获人心。首先,他亲自出城迎敌,并故意与敌人交战,直至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然后,他暗中命令自己的心腹们煽动士兵发动叛变,拥护他们心目中的新君主——也就是他自己。这样一来,他成功地完成了一场“黄袍加身”的戏码,仿佛历史重演一般。毕竟,老赵家的后代似乎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而当年赵匡胤正是以类似的手段夺取政权的。
当赵恒终于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混乱之中。眼前是一群惊慌失措的士兵,而他则故作惊讶地问道:“怎么回事?我为何在此?”同时,他挣扎着要起身,准备继续投入战斗。然而,就在这时,他的手下迅速上前,将他拦住并解释道:“陛下,您已经身受重伤,不宜再战。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但幸好您得到了众将士的拥戴,成为了我们的新领袖。现在,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可以向蒙古人投降。”
听到这个消息,赵恒心中暗自窃喜,但表面上却装作震惊不已。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你们竟然推举我为新领袖?”接着,他猛地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道:“朕宁死不屈!绝不向蒙古人低头!”说着,他便要拔剑自刎。
正当赵恒准备抹脖子的时候,他的手下们急忙冲上前去,紧紧抱住他的胳膊,劝说道:“陛下,请息怒!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赵恒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放弃自杀的念头。最终,他决定接受现实,顺应众人的意愿,投降蒙古人。
望着面前这位蒙古将军,赵恒眨了眨他那狡黠的小眼睛,心中暗自思忖着:“嘿嘿,接下来我要开始我的表演了!”于是,他摆出一副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样子,大声说道:“我们虽然投降,但绝不意味着我们会心甘情愿地被当作降将对待,更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侮辱和欺压!我们有自己的尊严和底线,绝对不会向你们这些蒙古人低头屈服!同时,我们也坚决不会听从你们的命令去伤害汉人同胞!”
这番话一出口,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三千国防军士兵们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用钦佩的眼神注视着赵恒,心中对他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他们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