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子当年在隔壁帮工,外头闲言碎语的很多。
有人见那老乡教她做饭食,就暗地里嘲笑她是要给人做小的。
再加上陈母没有生儿子,便都说陈氏姐妹是生不出男丁的,这样一来二去流言离谱,两姐妹的年纪便蹉跎了。
后来陈母有些焦急,便主动托人给陈来子相看,最后陈多子嫁了一个家穷脚跛带了些残疾的男人。
“嫁过去后日子不大好过。”她男人身体不大好,比她年纪还大,没过两年便一病而死。
死后婆家便还有一个公爹并大伯,想让陈来子留在家中,她不愿意。
“最终是告上了官府,由府中大老爷作主才归家的。”
归来之后陈家的日子也并没有好过,反倒越发拮据。
就在这时,恰缝卢育和的妻子周氏生育之后病重,有人得知卢育和家中缺个女人持事,便主动说起了媒。
早前丁大同说过,陈多子的父亲读过书,识得字,因家中祸事搬到徐州上阳郡后,早年是靠教书为生——勉强也沾得上是书香门第。
而陈多子家无子的传闻恐怕正合当时卢育和病妻周氏的意。
周氏只生了一个女儿,膝下没有儿子,也知道卢育和纳妾的缘由除了掌家理事之外,兴许还有生儿子传宗接代的意思。
那时周氏恐怕是万万想不到自己如此短命,最终没熬几年便死了。
所以最初纳陈多子时,周氏应该是满意的。
一个温顺的、家里过世的父亲是读书人的女子,传言生不出儿子——意味着无法影响她的地位。
陈多子这样被抬进了卢家的门。
“卢育和比你大一些吧?”
赵福生先前在码头上看到过卢育和。
从外形看来,陈多子已经36岁,但她容貌秀气、温婉,算是较为耐看的女子。
卢育和就样貌平平,身材矮瘦,留了山羊胡,看起来既沉默又老实,比陈多子看上去大了十来岁。
陈多子就点头:
“大了十岁。”
“你怎么会答应当他的妾?”赵福生故作疑惑,问了一声。
陈多子就苦笑:
“大人——”她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