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是一味行气药。
患者属于肛脱,而且脉势还没有起来,这种情况下却用枳壳,乍一看,确实有点不合理。
“患者虽然是肛脱,脉势也没有起来,但是欲升则要先降,下的是浊气,升的是清气,下的是肠道的滞气,升的是脏腑的元气。”
宋稳杭却很有信心,笑着道:“这就像是我们抽水一样,需要先把水管里面的空气排掉,如果空气排不掉,水是抽不出来的,所以抽水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吹,然后再吸。”
薛雅彤惊讶地看向宋稳杭,道:“老师这句话说的太好了,简直太形象了。”
“薛医生客气了,我叫宋稳杭。”宋稳杭笑着道。
“原来您就是宋主任。”
薛雅彤竟然也知道宋稳杭的事情。
当真是行医十年无人问,救个老太天下知,宋稳杭这也算是一朝成名了。
“宋医生解释的确实很好,很形象。”
方彦笑着道:“薛医生的这个方子开的也非常好。”
说实话,薛雅彤的这个方子,让方彦都有点吃惊,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医生,能有这个水平,着实不简单了。
方彦的天赋其实并不差,只是性格懒散了些,他能有现在的水平主要是因为奇遇,可即便是没有奇遇,方彦也是从小接触中医,耳濡目染,所以方彦很清楚中医究竟难学还是不难学。
学中医最大的难点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悟性,这个是天然的门槛,悟性不够,是真的学不好中医的,就望、闻、问、切四诊,有的人一辈子都入不了门。
其次则是记忆力,学中医,要记的东西并不少,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得越多,知道的越多,水平也就越高。
记性好,悟性高,学中医就会很容易,可有些积累,那是真的要靠时间去堆积的,就中医的那些典籍,要看完,要看明白,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像很多老中医,一本《黄帝内经》,一本《伤寒论》,一本《神农本草》,那都是要反复看好几遍的,这三本书,可以说是学中医的必须看,而且必须多看的三本书。
“医生,谢谢您。”
听宋稳杭这么一说,男人也觉得很有道理,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