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们看不起的士卒,那些被你们称为武夫的愚蠢之人,却用性命保证着你们的歌舞升平!他们是家中老娘的心头尖尖,亦是家中孤儿寡母可以依靠的一座大山!现在他们用命拼搏出来的局面,却被尔等一句礼仪之邦就瓦解?”
“还和我说什么有止戈之心,方能仁爱!既然你们这么能耐,本侯也不废话,现在我大夏的大军还在北幽定南城下,和谈已经结束!现在咱们和北幽也已经结束了战争,按照你们的说法,那么身为盟友,北幽是不是出于礼仪应该给我的大军提供足够返回的粮草?”
“我大夏北方遭遇了雪灾,既然都是盟友了,那么对方出于礼仪,是不是应该帮帮我们的百姓?现在尔等可以出发了,前往北幽,让北幽答应我刚才提出的要求!这并不过分吧?用你们的仁爱和礼仪去感化北幽,让咱们的士卒和百姓也能享受你们的战果!如此不是方能展现你们的能力?”
“只要你们能做到,本侯当众承诺,尔等回京都之时,本侯亲出门十里,跪迎尔等!现在……你们谁敢站出来?”
萧塬的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震耳欲聋,甚至在他说完之后,人群都鸦雀无声。
此时的范胥心乱如麻,萧塬所说的那些,他不知道么?他自然是知道。
甚至他知道的比萧塬更清楚。
但是那他啊为什么要反对战争呢?
因为他是文官!
战时,大夏一切以军方为主,那些战功也都是军方的,和他们文官无关。
大夏本就以武立国,如果据需让他们获得战功,那么这些文官要如何在武将面前抬得起头来?
但是这些,从来没有人会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如此高调的说出来。
“萧侯爷说的好!”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街道上,一名泪流满面的老汉,举起手臂,大声喊道。
众人纷纷朝着他看去。
“吾儿……战死北门关!”那老汉流着眼泪,看着独自面对翰林院的萧塬,大声说道:“你们这些读书人,不上战场,如何知道老汉的丧子之痛?”
不少围观的百姓,也开始起哄,纷纷高呼萧塬的名字,表达他们支持萧塬的意思。
翰林院内,不少学子都悄悄的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