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他们的想法之后,就再也没有劝过他们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于生活的规划,他不能替别人做决定。
而且庄户们说的没错,吃饭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要做的,就是带领庄户们富裕起来,他们有了吃穿之后,自然会去学习,会去读书。
家中的那些掌柜、大匠、管事们,可从来没有说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的,他们现在有了钱财,自然可以请先生教导自家后辈。
萧塬也询问了一下家中的管事,以火窑的耿管事为例,他原本只是个铁匠,但是自从跟了萧塬之后,身份、地位一路上涨,现在也已经是家中重要的管事之一了。
同时也因为他的存在,他们耿家一家老小,都投身萧府,大儿子跟在他身边学习,小儿子则是请了先生教导,小家伙才七岁,可是已经认识了很多字,自己询问起来的时候,老耿还拿出小儿子做的打油诗和萧塬炫耀。
虽然在萧塬看来,那根本就算不得诗,连基本的押韵都没有,但是并不妨碍他为老耿开心。
这就是庄户们的智慧,你永远不能小看百姓的智慧,他们和朝堂大佬们的区别只在于信息差,而不是智商。
现在,曹平安的想法就和那些庄户一样,他想通过工作,来一边学习,一边赚钱。
但是他的母亲曹家娘子却不这样看,她不是兴安庄的本地人,所以没有见证到兴安庄的崛起,她只知道,读书那是大户人家才能做的事情,现在侯爷给了机会,你居然还挑三拣四?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她错过了关键信息,又没有曹平安那样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只能单纯的认为,读书才是曹平安唯一的出路。
而这一点,萧塬知道,曹平安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只是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下意识的做出了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想明白一切之后,萧塬有些动心了,这家伙……要是将他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用在某些地方,未来怕是不可限量啊!
“平安,我对你提出一个要求!”犹豫了一下之后,萧塬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侯爷,您说!”曹平安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既然是侯爷的要求,那么他就一定要去做到。
“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