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众人不自觉的点点头。
唐杰民也很清楚这点,所以他才会召集众位大臣过来,为的就是弥补这点。
在他看来,萧塬的计划是挺不错的,短时间内也起到了比较不错的效果,这一点从周直的奏折上就体现出来了。
而且其血脉融合的办法,堪称是长治久安所必须要奉行的至理,但唯一让唐杰民感到差点意思的,便是时间上的问题。
因为他想在近两、三年内,就完成对北幽的战争,拿下北幽的地盘,同时打通和西域的通道。
如果现在就在北地实行萧塬的计划,也的确不错,可并不完美,他更希望的是现在周直使用的这种小手段,虽然也是萧塬指示的,却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来使用。
别看这种小手段,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破绽来,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确很好用。
只要掌握了民心,那么对于他来说,北幽就是他桌上的一道菜而已。
有了孙文山的开头,其余人也开始纷纷发表意见,如果萧塬在这里一定会目瞪口呆,因为他们提出来的建议,都非常有针对性,而且比他的办法只强不弱。
等到他们协商完之后,唐杰民便挑选了一些好实施又效果不错的办法,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周直手中,让他一定在大夏出兵之前,就将这些事情办妥。
除了北方的事情之外,唐杰民要忧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这些都不着急,他可以慢慢的去完成。
比如南海海盗的事情,辽东水师已经顺着海岸线抵达了南海海域,不过萧塬的信也已经传到了张洛手中,所以他并没有记着出击,而是按照萧塬的意见,先探查周围海域,同时开始绘制南海海域的海图。
唐杰民对于他谨慎的行动方案也很满意,南海那边,他不需要辽东水师有多大的作为,只要能保持威慑力,就足够了,然后随便挑几个海盗消灭一下即可。
这是一种态度,也是给百姓的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南蛮的野格威慑,只要南蛮不在他对北幽出手的时候捣乱就好。
等到孙文山等人从皇宫离开的时候,除了许奉安之外,其余人都悄悄来到他的身边。
“孙大人,开办学堂之事,你为何没有反对?”田守复来到孙文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