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断断续续中硬着头皮往前走。
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同时还有频繁的倒退,敲了一个词又换掉,敲出一句话又删掉,像迎着大浪前进,脚下泥沙松软,每一步都需要狠狠扎进沙里,否则便会被狂流往后推。
为什么思路总是中断呢?
1我是笨蛋。
许多聪明人的特征是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到高强度思考中,这一点在上学时我就感受很深了,我只是偶尔能进入到心流中,而一些超神级别的学霸,可以做到连续几个小时埋头做题,专注到有人大声喊他名字,他都完全听不见的程度。
因此我断断续续的思路无疑也是一种笨蛋的体现,别人的脑细胞可以连续后空翻衔接前空翻,我的脑细胞轻跳两下便气喘吁吁地休息。
2积累量不够。
大神的纸书阅读量和电影阅片量加起来,普遍可以达到两千以上的规模,而我可能只有一半,还是在我拼命积攒几年的情况下。
好的纸书和电影,真的能教会很多东西,看过越多,便越容易文思泉涌,这个过程有点像训练ai,要用海量数据去喂,才能生成一些凑合的东西。
但短时间内我无法突击补出上千的积累量缺口,只能一年一年慢慢来。
3超长篇的困境。
360万字的书,在网文界遍地都是,但在纸书里寥寥无几。
关键原因可能是媒介,在石头上刻字很困难,于是石板文字的上限像一条朋友圈,竹简也相当麻烦占地方,如果这本学霸写在竹简上,怕是要上千匹马来运输,纸书大大方便,但数百万字的篇幅印在纸上也要一箱子,拿着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在稿纸上也颇麻烦。
只有网络、键盘的时代,可以大量出现这种几百万字的超长篇。
同时,关键原因也可能是人类自身。
我渐渐有一种感觉,或许以大部分人类的体力脑力,能真正保证全程精彩写完的小说篇幅,最多也就百万字左右。
再多,便会体力不支、思路枯竭、遗忘、故事重复或畸变,质感急剧下降。
但这并不是我写作吃力的借口,因为学霸这本书,距离真正精致的杰作恐怕还有很长距离,超长篇困境并非主要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