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汪轶鸣有些担忧的就是现在本就不算多的炮弹要拿来用于训练,这实在是有些浪费;
可惜没有专门的训练弹,那真是打出一颗少一颗;
而系统加工厂目前依旧没有突破到达十九世纪工艺;
即便想打造这迫击炮训练弹,估计工艺也得到十九世纪末的水平才行;
而两千门三磅炮的完成,仅仅是将百件物品打造的进步速度恢复到半年的程度;加一起工艺进步都没到一年;
算起来,想要依靠这加工厂制造这迫击炮训练弹,至少工艺水平得提高一百年不止;
而想打造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工艺水平更是不止要提高百年;
所以汪轶鸣即便在没得到崇祯同意的情况下,已经在系统中开始铸造一千门的六磅炮。
但即便将这一千门六磅炮全部打造好,工艺水平依然无法突破到十九世纪;除了将工艺增长速度恢复到了制造百件提升一年外的程度外,就是工艺水平也只又增加了九年;
那么面对这样的窘境,汪轶鸣无奈只能再选择一款十八世纪的火炮继续打造;
反正大明的军队基数够大,加上战损等等问题,十二磅炮加二十四磅重炮合起来再造个一千多门朝廷也吃的下。
等工艺水平达到十九世纪中期后,就可以制造火冒枪了;到那个时候,也不用多造,只需几千支便可将工艺达到二十世纪初期水平;
如此现在的子弹和炮弹便可由系统生产,来源将不再单纯的依赖任务的奖励。
盘算到此,汪轶鸣不由嘴角上扬,信心满满。
这一日,祝方的炮兵队终于正式开始了炮射训练;
虽然使用的是两款口径不大的迫击炮,但其各项性能,从威力、射程、精确度等等,无一不让整个炮队感到震撼和惊喜。
只可惜弹药实在有限,现在只能有计划的省着应;目前是打出一发就少一发,没地方补充;汪轶鸣只能着重先培养他们的基础操作和各种相关的理论知识。
汽车驾驶方面,几个老兄弟都还不错,上手极快,驾驶技术也是肉眼可见的不断提高;
而刚开始接触卡车的那些校尉们就要差上不少了;毕竟是刚开始,且每个人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