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到那梭镇北边镇关前,只见前面一堵逾十丈高的高墙连着两边山体,中间一扇大门将路隔断,关门紧闭。此时门墙上正有一队军官聚在那里,向杨刚这边指指点点。
闭泽如道:\"大哥,门墙上那群人就是那梭镇驻军军官,其中那个身材较高大的就是他们的团长。\"
杨刚对投降团长道:\"你向你的同乡喊话,将阳明,防城,思抚三镇已被我们灭了的事和他说明,让他开门投降,不然等我们攻入镇中时就不再受降,全部灭杀。\"
投降团长走到前面,挥手喊道:\"陈团长!我是思抚驻军团长刘其雨,不要放箭,我有话和你说!\"
陈团长一众军官都望向刘其雨,确认其人不错后,不禁疑惑问道:\"刘其雨,你不驻守在思抚镇,却为何与敌军在一起?\"
\"相距太远说话不方便,你让士兵不要放箭,等我靠前和你说话!\"刘其雨道。
得到陈团长答应和杨刚的允许后,刘其雨叫上两个副团长一起向大门走去。杨刚并不担心刘其雨三人逃入那梭镇,他要取那梭镇是十分容易的事,他是不想多造杀孽,如果能劝降那梭镇的驻军,不但提振军威,小造杀孽,还可以增加督军的实力。劝降和强降不同,劝降是愿服,强降是压服,归顺心态不同,忠心自然有差别。
刘其雨三人走近大门后,将阳明,防城和思抚被灭的经过告知了陈团长,劝陈团长不要抵抗,开镇门投降为好。不然以那个少主的厉害,镇门破时,五千兵将真就不复存在了。两个副团长也力劝军官们开镇门投诚,不然下场就和他们的营连级军官一样全被灭杀,那时就悔之晚矣。
听了刘其雨三人的话,陈团长和军官们就在门墙上打起了商议。
\"降就降吧,在哪里不都是带兵?\"
\"黄肖看重的是他的子弟兵,平时都是另眼看我们,我们又何必再为他卖命?\"
\"按照刘团长说的,若是不降,到时门破我们都得死,如此还不如降了呢!\"
\"阳明防城思抚都失了,我们那梭又如何抗得数倍于我们的兵力?还是降了还留得性命呢。\"
\"钦州那边可还驻有我们五万乾军,只要我们顶得住三天,就不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