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二元论对后续的程朱理学影响比较大。
但程朱理学是因为元、明定位官方学派,经过无数大儒注释而成。
其中被人诟病的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是因为刚刚经历了五代十国和晚唐时期的混乱而提出,是具有历史原因的。
另外一方面这‘存天理,灭人欲’还是二程提出的,朱熹并没有那么主张这个。
总而言之,朱熹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后面没有更好的选项的话,他可能会直接选择朱熹。
【2邹夫子】
邹夫子?
这个好像并没有多出名,赵鸿有些陷入沉思,思考这一位人才是谁。
他皱起了眉头,这夫子属于对年长且有学问人的称呼,在周朝和秦汉时期用的较多,后世用这称呼的相对就少了些。
那么他就将范围先缩减到周朝和秦汉时期,姓邹且以学问出名的
思来想去,或许只有邹衍符合了。
邹衍乃是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学于稷下学宫,虽然是阴阳家的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对于儒家和道家都有不小的影响。
看到这里,他突然发现了这一次招募的规律了,好像是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这应该是资治通鉴的效果触发了,他之前想的成真了,就是怎么没有给他出老子和庄子?
【3亭林先生】
又是正常的关联词?
既然是正常的关联词,又和学派思想挂钩,赵鸿要猜出这个选项就容易了许多。
这位应该是明末时期的思想家顾炎武!
他的思想和王阳明非常相似,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反理学特征,和之前的朱熹放在一起,倒是有一番趣味。
如果单说顾炎武这个名字或许有很多人认不出来,但他的名言可就太出名了。
比如《与友人书》中的:“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还有《日知录·正始》中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被梁启超简略成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来这次的选项都还可以啊!
赵鸿继续看向了下一个选项。
【4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