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份空白纸张,提笔用小篆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宝岛两字。
嬴骜说道。
“至于百越之地,不如就将其改名为岭南。”
“岭南?”
“是,岭南。虽说因其多崇山峻岭,且在南边。
我叫其岭南,也是极好的。”
“嗯。”
嬴政听到此话。也觉得岭南这个名字不错。
最后就是樱花岛。
关于樱花岛,嬴骜想到了上辈子的称呼--琉球。
其实,关于琉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的隋书中。
早在公元六世纪后期的时候,中国正处于隋朝统治时期,琉求国史书中山事件也记载到,隋炀帝令与其为朱宽访求一族,使至此国地界万韬监狱而望之,盘旋蜿蜒,若囚缚于水中,故取名为琉球也。
因为球的意思是有角的小龙,为了避地王的龙喙,因此将该帝更名为琉求。
但是早在1879年之前,这个地方则叫做琉球王国,在长达五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且沿用中国的年号,并向中国进贡称臣。
那是因为到了明朝的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将该帝美名为琉球,誉为琉璃域和珍珠球的意思。
1392年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琉球使者往来和贸易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倭寇,明太祖朱元璋便将善于造船和航海的闽中36姓赐予琉球国。
闽人36姓多为航海家、学者或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琉球负责航海、造船、外交文书的编写、翻译和对华贸易等事务。
因此这些人在琉球社会中地位较高,大多都被委以重任,并且能参与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最后成为琉球国中影响较大的名门望族。
直到1416年,中山王世子上八志征服山北。而后1429年,作为中山国国王的上八志又征服了山南,建立起了统一的琉球王国,并定都于守礼城,仍向中国朝贡。
中山国国王被明朝政府册封为琉球王,琉球王国的宫殿也是按照我国紫禁城的样式建造而成,但是宫殿的朝向并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东朝西。
后来由于日本的入侵,再加上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