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秦军就攻进了楚都,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亡,并入秦但是,这里面有个非常重大的漏洞,或者说是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不少人都认为,在公元前225年,楚王负刍就已经被秦军俘虏,而项燕立了一个新王是昌平君,后面发生战争时,昌平君和项燕一起战死了[1]。楚幽王去世后,楚哀王继位,不过仅仅两个月后楚哀王就被杀害,负刍被拥立为新王,便是楚王负刍。当时秦国一统六国已经势在必得,接连拿下楚国十余座城池,楚王负刍打算割地求和,但秦军根本不买账,执意要灭楚。公元前223年,楚国都城被攻破,楚王负刍被俘,楚国正式宣告灭亡。不过楚王负刍最后好像并没有被处死,也是六国中唯一活下来的国君,这究竟是为何呢?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地重复着分分合合的故事,比如春秋战国便是乱世,而秦朝则是大一统的王国。而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建立在了无数人的鲜血的基础上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并建立起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此时的秦始皇可谓是意气风发。有胜利者必定就有失败者,而对于这些亡国的君王而言,他们的生活自然就没有秦始皇这么幸福了。对于韩国而言,早在韩恒惠王之时,这个国家便臣服秦朝了,到了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兵攻打韩国,韩王选择了投降,韩国灭亡。而后韩国的贵族们为了利益发动了叛变,但是最终依旧被秦始皇平定了,而投降的韩王也没有获得好的下场,在公元前226年之时被秦王处死了。齐国是战国时期比较强大的国家,但是齐王建却并不是一个有头脑的君主,他多次轻信秦国的言语,最终导致了在其他五国灭亡之后,他再也没有了助手,只能选择投降。秦始皇自然是看不起这样的人的,因此将其安排在了偏远的地区,还不给他食物。就这样,齐王建最终诶活活饿死了。而魏国的末代君王魏王假也因为打不过秦国而亡国,并成为阶下囚,不过对于他的结局,史书中并未记载。赵王迁即位之后,秦国多次攻打赵国,并连连获胜,最终赵国灭亡,赵王成为了阶下囚,并被流放到了深山之中。燕王喜是个喜欢发动战争的人,此等劳民伤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