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的突然起兵,给王导带来很大困难。他每天一早就带上兄弟子侄在皇宫门前请罪,以避免举族受诛。在周顗的极力保举下,司马睿任命王导为前锋大都督,同时命戴渊、周顗、王邃分别统军。他还命右将军周札与刘隗分别守卫建邺城的两个军事要塞——石头城和金城(今江苏南京东北,长江南岸处89
)。此外,司马睿还下诏命梁州刺史甘卓、广州刺史陶侃分领荆、江二州,从后方攻打王敦。然而当王敦进抵建邺时,周札却献上石头城投降。刁协、刘隗、戴渊等人接连发起反攻,最终以失败告终。
当王敦成功攻入建邺后,放兵四处劫掠。司马睿无可奈何,只得派人转告王敦:“如果你没有忘掉朝廷的话,请马上息兵。你要有别的打算,我可以退居琅邪国为你让路。”司马睿见到败退回宫的刘隗、刁协,拉着他们的手,痛哭流涕。他亲自准备了马匹、人力,催促他们逃走。后来,刘隗投奔石勒;年迈的刁协在中途被人杀死。43
不久,在建邺之外反对王敦起兵的各路州镇也陆续遭到失败,司马承、甘卓先后被杀,陶侃退回广州。7
忧愤而死
王敦控制朝政后,先后杀害戴渊、周顗等人,并随意进退内外群臣。他还把司马睿软禁在宫中,取消了人身自由。永昌元年(322年)四月,王敦退军还武昌,临行前又在建邺设置了留府,以控制朝廷。不久,王敦加领宁、益二州都督,并把几个军事重镇全部换上自己的亲属或心腹。在王敦看来,改朝换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7
面对王敦的控制与羞辱,司马睿感到极度痛苦,心力交瘁,最终在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己丑日(323年1月3日)病死在宫中,时年四十七岁。谥号元皇帝(“谥法”称“始建国都曰元”44
),庙号中宗,安葬于建平陵。遗诏由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2
临终前,司马睿选择王导作为顾命大臣,希望他效仿曹魏陈群辅佐魏明帝的故事,做新帝司马绍的“陈群”。45
明帝即位两年后,依靠其他大族的支持,将第二次起兵企图篡夺帝位的王敦击败,终于平息了王敦之乱。
为政举措
政治
在司马睿称帝立国的过程中,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