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39
从公于迈
司马昱任抚军将军时,一次与桓温一同上朝,二人多次互相谦让,要对方走在前面。桓温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前,于是一面走一面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我手里拿着殳,为王做先驱)。”司马昱回答说:“这就是所谓的‘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无论大小臣子,都跟着公出游)’。”40
暗室之答
一次,司马昱在暗室里坐着,召桓温进宫,桓温到了,问司马昱在哪里。司马昱回答说:“某在斯(我在这里)。”时人因此认为他有才能。41
不必在远
司马昱进华林园游玩,回头对随从说:“令人心领神会的地方不一定在很远,林木蔽空,山水掩映,就自然会产生濠水、濮水上那样悠然自得的想法,觉得鸟兽禽鱼自己会来亲近人。”
一日万机
司马昱任丞相时,一件政务,事情要整年的时间才能批复下来。桓温很担心这太慢了,经常加以劝说鼓励。司马昱说:“一天有成千上万件事,哪里快得了!”43
陶练之功
佛经认为摆脱烦恼、修练智慧,就可以成佛。司马昱说:“不知是否就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虽然如此,但陶冶修炼的功效,还是不可以抹杀的。”44
会稽王痴
名士王濛曾请求出任东阳太守,但司马昱没有同意,后来他病重,在他临终时,司马昱哀叹说:“我要对不起仲祖(王濛的字)了。”便下令任命他为东阳太守,王濛说:“人们说会稽王痴心,确实痴心。”45
镇静自如
司马昱曾与桓温和武陵王司马晞共坐一辆车,桓温暗中叫人在车前车后敲起鼓来,大喊大叫。仪仗队受惊混乱,司马晞神色惊惶恐惧,要求下车。桓温回看司马昱却镇定自若,满不在乎。后来桓温告诉别人说:“朝廷里仍然有这样的贤能人才。”46
安石必出
名士谢安在东山隐居时养着歌女,司马昱说:“安石(谢安的字)一定会出山,他既会与人同乐,也就不得不与人同忧。”
一卦为限
桓温曾聚集许多名士讲解《周易》,每天解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