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相与杀靳准,推尚书令靳明为主,遣卜泰奉传国六玺降汉。石勒大怒,进军攻明,明出战,大败,乃婴城固守。石勒派主力急攻平阳,靳明向刘曜求救,刘曜遣征东大将军刘畅救之,反为石勒所败。
刘曜又派将刘雅、刘策等迎接靳明,平阳的一万五千士女随靳明归于刘曜,曜即退屯粟邑(西晋属冯翊郡,今白水县西北七十五里一带)。不久,石勒攻占平阳,焚公室,使人修复渊、聪二陵,收刘粲以下百余尸葬之,并将浑仪、乐器迁回襄国,安置守宰后而凯旋而返。[37]
粟邑诛靳,刘石交恶
刘曜下令诛杀靳明,靳氏男女老少皆杀之。曜还遣刘雅迎母胡氏丧于平阳,还葬于粟邑,号曰阳陵,谥号宣明皇太后,起光世殿于前,紫光殿于后。
此时,刘曜同石勒已成剑拔舒张之势,但因刘曜在关陇立脚不稳,有后顾之忧,所以不敢同石勒马上翻脸,准备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加殊礼,以河内24郡封石勒为赵王。
光初二年(319年)二月,大司马、赵公石勒派左长史王脩献捷于汉,汉帝刘曜便遣郭汜前去授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增封七郡,并前二十郡(13+7=20[36] ),加诸多特殊礼待,如曹操辅汉先例。刘曜让王脩返回襄国后,跟王脩一起来的舍人曹平乐却对刘曜说:“大司马遣王脩等来,外表至虔,内觇大驾强弱,谋待脩之返,将轻袭乘舆。”当时刘曜实力大为削弱,刘曜想到王脩向石勒报告虚实的事不免心生惧怕。于是追还郭汜、王脩,将王脩杀害于粟邑,原本授予石勒的官爵等亦搁置。三月,石勒回到襄国,王脩副手刘茂只身逃归,详述了王脩的死因,石勒大怒地说:“我兄弟事奉刘氏,尽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份更有余了。他们的基业都是我打下来的,今日得志了竟想来谋算我。赵王、赵帝,我自己也能给自己,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下令诛杀曹平乐三族。於是置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命参军晁赞建成正阳门。自此与汉赵结了仇怨。[39] [40]
迁都改号
319年四月,刘曜从粟邑返回长安,旧都平阳经此战乱城室残破、陵庙无存,现实际上又被石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