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言在镇上转了几圈,也去供销社问过物资的价格,找到了黑市的位置,也发现了小商贩会走街串巷的去卖东西。
苏言从空间里过渡了一些东西到她带出来的大布口袋里,然后骑着自行车到了钢厂附近的职工楼。
苏言用一块方巾遮住了大半张脸,然后看到有提着篮子或者拿着布口袋出门的妇女,她就凑上去问别人买不买东西。
先问了两个人,别人看她背着孩子,推着单车,虽然遮住了大半张脸,但看起来不像坏人,也就停下来看她要卖什么。
苏言拉开布口袋,里面有腊肉,有苹果,还有几斤晒干的菌子。
对方一看居然有腊肉,当即喜出望外,问她多少钱一斤。
腊肉九毛一斤,苏言说已经称过的,一块腊肉两块七,一块腊肉三块八卖了出去。
至于菌类,要更便宜一点,不过半口袋还是卖了四块钱。
苹果更是以个来卖,她已经算过了,三个苹果差不多等于一斤,一斤苹果要七毛钱。
所以她直接两毛钱一个卖,也懒得去称了。
十多个苹果很快也卖完了,赚了两块八毛钱。
光是在钢铁厂职工楼外十多分钟,她的货就卖完了。
一共赚了十三块三。
苏言去供销社转了一圈,买了一些这个时代的特色鸡蛋糕,又买了一些面粉富强粉包谷面回去。
她从空间里拿出两匹棉布,还有五十个鸡蛋,以及一些挂面。
再有就是香皂和肥皂,也拿出来换了包装。
这个时代的香皂肥皂都是用黄油纸包着,这种包装很简单,苏言自己就能伪造。
最重要的是伪造一封苏家人给她寄的信,不然她不好解释这些钱从哪里来的。
苏言模仿前几封信的笔迹,用苏家大哥的口吻,写了一封关心她自己的信,还特意交代,信里的二十块钱要省着点花,下次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给她寄信。
总之,只要钱有出处,信里的内容,照搬前两次的都行。
果然,等苏言骑车载着一龙头的东西回家时,朱家的人都震惊了。
他们当然最关心的是她的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