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我发表的小说不多,主要是在《燕京文学》上。”
听到《燕京文学》,余桦也是来了兴趣,虽然他现在跟《收获》那边联系比较紧密,但《燕京文学》在他的文学之路刚起步的时候充当着重要角色。
“哪一期有你的作品?《燕京文学》基本上我期期不落的。”
“他有一部小说叫《树洞》,你有印象么?”张一谋说道。
“树洞?”余桦的脸上满是惊讶,他看着周彦,“你是周产?”
周彦点头,“嗯,周产是我的笔名。”
听到周彦就是周产,余桦的表情变得奇怪起来,周产这个作家,在之前《镇长之死》出来的时候,他就有关注了,后来又看到《清水里的刀子》以及《树洞》,印象就更深了。
上次他跟刘振云聊天的时候,还聊到周产这个作家,他们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作家都挺好奇的。
中国的文学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现在比较活跃的一些作家,大多都彼此认识,他们这一批很多作家之前都去鲁迅文学院学习过。
如果是在燕京常驻的话,那见面机会就更多的了,各种研讨会之类的活动,都能碰到。
余桦之前压根没想到周彦会这么年轻,他自己当年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应该跟周彦差不多大,二十岁出头。
但当时的他,更多是在学习跟摸索,一开始寄出去的很多作品都没有人要,别说是《燕京文学》这类大杂志社,就是一些当地的杂志社也不愿意收他的作品。
后来他在《燕京文学》上发表的小说《星星》,现在回头看,其实还是比较稚嫩的,他的风格,也就是《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才慢慢开始走向成熟。
沉吟片刻,余桦吐出一句,“原来你就是周产。”
张一谋笑道,“惊讶吧。”
余桦点点头,“惊讶,我说这周产挺神秘的,原来不是职业作家。”
看到余桦的反应,张一谋非常满意,要惊讶,也不能他一个人惊讶,之前他知道周彦还在《燕京文学》发表过小说的时候,比余桦还要惊讶。
余桦毕竟跟周彦不熟,之所以惊讶,主要也是因为周彦比较年轻。
但张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