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179章 第177章 文创好手(4/11)
迹。

    ……

    对周村感兴趣的,可不仅仅只有平松和广这样的霓虹人。

    自从《燕京·无声》特别节目播出之后,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周村这个地方。

    有些离得近的,已经赶到周村旅游了,他们也想看看让周彦作出《风居住的街道》的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周村的人,忽然感觉村里变得更加热闹了,街道上多了很多背着大包小包的人,上来就问“风居住的街道”在哪儿。

    还别说,周村的人真的都知道“风居住的街道”。

    陈书记把“风居住的街道”牌子竖起来之后,最先吸引的就是周村本地人,大家来来去去的,都能看到巷子口竖着的那个牌子,也知道之前有个音乐家在这里创作了一首曲子叫《风居住的街道》。

    因此,外地人一问,本地人就热情地把他们往“风居住的街道”那边带。

    陈书记多精明的一个人,他一看来了这么些个游客,就知道不能白白浪费这波宣传,所以大手一挥,斥“巨资”一百三十五元钱把那个巷子又给装修了一下。

    他在里面搭了一个并不大的木头亭子,又带人把地面给重新整理了一下。

    木头亭子搭好之后,陈书记每天都带着街道上的老头老太太们在亭子里面开“音乐会”。

    除开这些,他还弄了根大竹棍,把中间掏空,做成了一个大号的笛子,还刷上了油漆,就挂在巷子里面的墙上。

    这笛子自然是不能吹的,但是它非常显眼,站在巷子口一眼就能看得见它。

    凑近了,还能看到大号笛子的身上刻了有“风居住的街道”的字样。

    不得不说,陈书记搞文创是一把好手,这些东西都是看着招眼,但花不了几个钱。

    这些招也挺有用,外地游客们就是冲着“风居住的街道”来的,等他们来了之后,发现这个街道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很适合游客拍照。

    街道的人多了,供销社的生意也变得更好。

    因为知道游客们是冲着《风居住的街道》来的,所以供销社的售货员孙启秀还特意进了一些品相一般的竹笛、二胡,想着游客们过来,能够买回去做个纪念。

    但让孙启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