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工藤静香摇摇头,又好奇地问,“你在修钢琴?”
当然了,也就是在音准的调校方面,周彦有优势,但其实调音师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把音调准就行了,还得保证音色的稳定性。
“这个,我也会。”
工藤静香也跟着弹了一段,不过这次磕磕绊绊的,周彦当即知道了她大概是什么水平了。
“你的手型不太对,现在纠正已经很难,因为你年纪不小了。”
工藤静香明显是野路子出身,她学钢琴应该就是直接学的曲子,基本功没有打磨,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她能把《欢乐颂》弹出来,都挺让周彦惊讶了。
很多歌手学钢琴也是这个路子,讲究速成。
流行歌曲毕竟很简单,一个零基础的人,如果手指灵活,一两个礼拜就能完成,慢一点的,两三个礼拜也基本上能够搞定。
但这种速成有不少问题,一是手型,多数速成的人都不会注重手型,导致弹琴的时候出现很多小毛病,二是不持久,速成的人,即便一首曲子弹几百上千遍,可能过两个月不弹,再弹就弹不好了。
最关键的是,每一首曲子都要重新学,看似节约了时间,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如果新手能够老老实实把《哈农》、《拜厄》、《车尔尼599》给练好,再去接触那些流行曲目,就会发现这些曲子非常简单,是真正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天赋的人,乐理稍微学一学,基础再打一打,拿到一首流行曲目的谱子,一会儿就能弹下来,而且还不会忘。
流行歌曲普遍结构简单,乐理不好的人,看到谱子可能会觉得要素很多,但是熟悉乐理之后就会发现,旋律就是那么几块,而且有迹可循。
周彦跟工藤静香说的这句话重点在于手型上面,但工藤静香听在耳朵里面却都是“年纪不小了”,她气鼓鼓地说道,“我很老么?”
这话把周彦弄得一懵,心说这女人是真会抓重点,还是说女人对年龄都很敏感?
“呃……不老。”
周彦随手弹了一段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其实手型也不是一定要改,有的钢琴大师手型也不是特别好。”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