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理智与情感》这个名字就已经有些拒人千里的意思。
很多观众听到是名著,下意识会想,这一定是一部非常具有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的电影,但大概率是一部无趣的电影。
甚至一些观众会想,我一个不爱文学的普通人,就不配看这种电影。
这是制片方不想看到的场面,所以在电影还没拍,改编剧本的时候,他们就考虑到这点,然后做了修改。
要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摆脱原著的桎梏。
其实,如果要真按照原著来拍,这电影根本没法看。
书里面,男性角色大部分都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没有很多具体的情节,按照书中的发展来拍,大概会成为一部主要场景集中在两个女主对话的话剧。
因此,在改编的时候,就要为这些男性角色添加很多具体的情节。
玛丽安唱歌也是,如果非要在这部电影里面给观众唱几段歌剧,那感觉也太奇怪了。
当凯特唱完第二遍的时候,周彦他们身后响起了一阵掌声。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堂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些掌声都是他们发出来的。
艾玛·汤普森也忍不住鼓了鼓掌,这首歌的表现出乎了她的意料。
布莱格曼则是缓缓点头,y的才华果然值得相信。
其实当时安李要让一个中国音乐人来给电影配乐的时候,布莱格曼是不太同意的,不过当他听了周彦的两张专辑之后,态度就有了变化。
周彦在音乐上面的才华,实属罕见。
布莱格曼甚至还对比了《想飞的钢琴少年》跟《飞翔的钢琴少年》这两个版本,随后他发现,周彦在配乐细节上的处理真的很厉害,完全能够根据剧情的节奏来安排不同的配乐。
两个版本之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大,但这些区别都被周彦捕捉到并体现在了配乐当中。
后来布莱格曼又看到了周彦的新电影《第六感》,他惊讶地发现周彦的导演水平竟然直线上升,《第六感》可以说是一部很成熟的作品了。
如果《第六感》是一部英语片,布莱格曼相信,它肯定能够拿到更好的成绩,绝对不止这么一点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