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露出来,然后混到一起,就把伴奏给弄出来了。
虽然周彦效率高,但因为没有人帮忙,所以周彦花了四个多小时才把伴奏弄出来。
也不是他不想找人帮忙,关键涉及到一个保密的问题,他们不方便找不认识的人来帮忙,所以这些活都是他一个人干了。
周彦在忙活的时候,席琳·迪翁也没有闲着,一直在研究该怎么唱才能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
当然了,她也不敢唱多了,怕等到真正录制的时候嗓子出问题。
等周彦忙完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上七点多了,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吃饭,而是继续录制席琳·迪翁的歌声。
双方的想法差不多,都想尽快开始录制。
虽然明天还有时间,但今晚如果不开始录制,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说不定席琳·迪翁今天晚上在达特茅斯的酒店睡的不习惯,明天感冒了,嗓子哑了呢?
趁着今天席琳·迪翁嗓子状态不错,他们干脆就加快进度录一段出来,要是今天录不出来,明天再录也行。
当录制开始了之后,周彦先听席琳·迪翁唱了一遍。
在席琳·迪翁唱的时候,周彦一直在本子上记东西,等到她唱完之后,周彦直接把本子递给了她。
席琳·迪翁接过谱子,只看了一眼,人都傻了,因为周彦记录的问题实在是太详细了,从头到尾,每一句都有注释。
哪一句该强,哪一句该弱,本子上都写得明明白白。
录了这么多歌,席琳·迪翁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好像周彦脑子里面其实已经有一个标准的模型,这上面标注的就是她跟标准模型之间的差别。
但是席琳·迪翁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标准模型还跟她挺契合的。
特别是当她根据周彦标注的那些东西唱过一遍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仿佛周彦这首歌就是为她写的,周彦非常了解她的唱歌习惯,明白她怎么唱才能把这首歌唱好听。
雷尼·安杰利也是十分惊讶,他自认为是最了解席琳·迪翁的,毕竟这么多年席琳·迪翁一直都是他在带,他清楚席琳·迪翁唱歌的特点。
而周彦做的这些改动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