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416章 十月份两个奖(2/6)
要保证几个小时的乐器练习。

    剩下的时间,还得学习音乐理论,基本上作曲系学的东西,他们也都要学。

    年轻人笑道,“因为我的研究课题,就是中国现代音乐,研究《永夜》也属于我的研究范围。”

    这话让周彦听的有点懵。

    一个钢表的大二学生,竟然还有研究课题?难不成,香江中文大学钢表专业的教学模式,跟其他学校完全不同。

    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大陆的那些知名院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专属模式。

    而且即便是同一个学校,不同时期,不同老师,教学方式也不一样。

    但是周彦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学校的钢表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课题,事实上,钢表的学生主要还是关注在现场的表演上。

    对于钢表的学生来说,把琴弹好是首要的,这从专业名称上就能看出来。

    不过周彦也没有细问,毕竟现在这个场合也不太适合聊这些。

    “如果你想研究《永夜》的话,可以听一听最新的版本,最新的版本跟这一版有不少地方都不一样,或许对比一下各个版本的不同,能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年轻人又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我听说了上次你在香江第一场音乐会演奏的版本有改变,不过当时我没有买到那场音乐会的门票,其他场次你又没有演奏《永夜》。我现在一直在等现场的cd,不过还没有等到。”

    周彦笑道,“那恐怕要等明年了。”

    “要等这么久啊。”年轻人有些遗憾道,“其实我主要研究的是你跟谭盾的作品,相较于谭盾先生,你流传在外面的作品相对要少一点。”

    这话要是行外人听到,肯定会诧异,因为论曲子的数量以及流传度,肯定都是周彦完胜谭盾。

    甚至于,大部份人连谭盾的名字都没听过。

    周彦相信,就在现场随便拉个围观群众,基本上不可能知道谭盾是谁。

    但是周彦知道年轻人的意思,他的曲子确实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新世纪、通俗,甚至于还有流行、摇滚,像《永夜》跟《流·风》这类大曲子很少,其他曲子对专业学生来说没有太多研究价值。